宣化古城地处冀西北间山盆地中的宣化盆地北部,城池面积9.7平方公里。是我国历史上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。
宣化城始建于唐代,先称雄武,后称武州;辽代改为归化州;金代改称宣德州,元中统四年(1263年)升为宣德府,明代成为九镇之一的宣府镇,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废宣府卫所,取宣扬教化之意,改置宣化府、宣化县,府县同治宣化城内,宣化由此得名。
宣化城于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在旧城垣的基础上拓展,初设昌平、宣德、承安、广灵、高远、安定、泰新七门,建文年间(1399——1402年)封堵宣德、承安、高远三门,只留四门。宣化城由于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,城防工程历来深受朝廷重视,从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至清光绪二年(1876年),共进行较大规模修筑十四次,最终形成周长一万二千二百九十六米,固若金汤“雄阔甲于他郡”、“层楼翚飞,万堞严耸,拟古金城天府” 的规模。宣化古城于2006年06月02日国务院公布宣化古城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